院所動態
Detection dynamics
近來,隨著各公眾媒體對空調能效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在選購過程中也越來越關注空調能效。空調能效等級到底如何確定?制冷量與能效等級的關系具體如何?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作為業內權威的科研、標準、檢測技術服務機構,現在就從專業角度給大家科普一下,也希望幫助大家能了解空調能效相關知識,公正客觀地看待空調能效。
現在的空調產品按壓縮機的控制方式可分為定頻和變頻兩類,兩類產品的能效判定標準不同。定頻空調器能效等級通過制冷能效比(EER)來確定,僅考核制冷能力,這個指標通過單點測試獲得,即在額定制冷工況(室內側干/濕球溫度:27℃/19℃,室外側干球/濕球:35℃/24℃)下測得的制冷量和制冷消耗功率的比值即為EER值。變頻空調器能效等級則是通過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來獲得,綜合考慮了制冷、制熱能力、變頻空調的不同頻率點、氣候情況(目前能效標識上以南京氣候為基準)等,相比之下,按照APF考核更加全面。
與空調能效相關的指標,如能效等級、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制熱量、制熱消耗功率等,均有額定值和實測值之分。額定值和實測值均是由實際測試結果獲得的,測試方法和依據的標準必須一致。額定值為制造商宣稱的值,通過確認能力的摸底測試獲得,消費者可以從能效標識、產品銘牌、說明書等相關產品資料上找到。而實測值則是在進行驗證試驗時得到的測試結果,通常在委托測試、抽查測試等測試報告中出現,以確保制造商的宣稱值符合標準的要求。但任何測試數據都存在不確定度,綜合考慮生產工藝等各項影響因素,標準會給出允許偏差要求。我國現行的空調能效和測試方法標準在其技術要求中就給出了各項考核指標的允許偏差,具體如下:
序號 | 考核指標 | 技術要求 | 依據標準 |
1 | APF(變頻冷暖) | 實測值不應小于標注值(額定值)的95%。 | GB 21455-2013(國家強制性標準) |
2 | SEER(變頻單冷) | 實測值不應小于標注值(額定值)的95%。 | GB 21455-2013(國家強制性標準) |
3 | EER(定頻) | 未明確規定允許偏差 | GB 12021.3-2010(國家強制性標準) |
4 | 季節耗電量 | 實測季節耗電量應小于等于標注值(額定值)的110%。 | GB 21455-2013(國家強制性標準) |
5 | 制冷量 | 實測值不應小于額定值(標注值)的95%。 | GB/T 7725-2004(國家推薦性標準) |
6 | 制冷消耗功率 | 實測制冷消耗功率不應大于額定制冷消耗功率(標注值)的110%。 | GB/T 7725-2004(國家推薦性標準) |
7 | 制熱量 | 實測值不應小于額定值(標注值)的95%。 | GB/T 7725-2004(國家推薦性標準) |
8 | 制熱消耗功率 | 實測制熱消耗功率不應大于額定制熱消耗功率(標注值)的110%。 | GB/T 7725-2004(國家推薦性標準) |
注:由于不同標準口徑不同,存在額定值、標注值及標稱值等不同說法,但實際上均為制造商宣稱的額定值。
在實際應用這些指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不應僅以單項指標的滿足程度來考核產品的質量優劣;
2. 由于能效考核是綜合性考核,并不是實測制冷量越大越好。對定頻空調器,應綜合考慮制冷量和制冷消耗功率等指標;而對于變頻空調器來說,應綜合考慮產品在制冷制熱工況、不同運行頻率、氣候條件下的各項指標;
3. 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應重點關注能效指標,定頻空調器關注EER值;變頻冷暖空調器關注APF值;變頻單冷空調器關注SEER值,該指標越大,產品能效表現越好,而不應僅看額定制冷量一項指標。
空調已經成為消費者生活的必備消費品之一,但是其技術指標眾多,容易引起混淆。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希望能夠通過更多相關的技術科普幫助消費者科學客觀地認識產品性能,選購到理想的產品,也希望大家能夠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優先選購節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