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動態
Detection dynamics
人民網北京7月19日電 (記者李彤)在日前舉行的“2018中國智能家居發展趨勢論壇”上,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劉挺表示,技術創新極大推動了我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下一階段,如何搭建多行業、全產品周期的實驗體系,構建跨行業、多層次標準和認證系統,是智能家居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劉挺認為,大數據、算法、計算力對行業的影響日益深遠。海量的數據資源,不斷豐富行業數據和用戶畫像;算法的深度學習,在視覺圖像等領域的應用趨于成熟;云計算支撐的計算能力大幅提升,終端智能芯片正應用于不同的場景。
記者梳理發現,在政策支持上智能家居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在標準體系建設、安全可靠標準、智能產品集成應用等方面,對智能家居行業給出了制度引領。
數據顯示,智能家居行業在2017年增長率達23.2%,市場規模1404億元。預計到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1950億元,保持16.1%的增長速度。
“從市場參與主體看,谷歌、蘋果、微軟、IBM等跨國公司在技術專利、生態化平臺等方面具有優勢,在基礎技術和應用層面都有布局;中國企業在場景應用、語音語義、深度學習等層面具有優勢,在基礎層面出現了百度、騰訊、阿里等企業,在應用層面有海爾、華為、小米、格力等企業。”劉挺表示,傳統家居廠商、房屋租賃企業的轉型升級,也加快了智能家居的場景落地。行業發展正從“爆品階段”硬件為王、芯片技術搶位,向形成數據標準、云端匯集,樹立品牌加強用戶粘性轉變。行業發展不是從傳統單品智能到全場景智能,而是多個階段同步發展。
針對智能家居行業當前亟待解決的瓶頸,劉挺認為,要在自由組網互聯互通、信息安全功能可靠、標準體系認證保障上進一步發力。他說,應搭建多行業、全產品周期實驗室體系,組建智能家居場景和智慧家庭實驗室、遠程軟件測試實驗室、語音測試技術實驗室,構建跨行業、多層次智能家居標準和認證體系。
“行業共建數據閉環生態鏈標準,聯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共同推動行業數據標準化建設。”他說。